

肝功能在臨床上檢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后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
由于每家醫院的實驗室條件、操作人員、檢測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醫院提供的肝功能檢驗正常值參考范圍一般也不相同。但每張報告單上都有相應的正常值參考范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多種功能:一:可以分泌膽汁,幫助消化。二、有合成功能,合成蛋白質、脂肪、糖原等。三、具有代謝功能,對葡萄糖、脂肪、蛋白質進行轉化加工,轉化為能量供給人體。四:具有解毒作用,吃進去的藥物還有食物有些對身體有害,到了肝臟以后起到解毒的作用。五、對凝血和造血功能有很大的作用?傊闻K的功能非常多,當肝臟功能受損害的時候,要積極的進行保護。
肝功能是最基本的反映肝臟能力的檢查,每一項指標都能反映肝臟的功能,我們來一起解讀肝功能化驗單。
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
血清酶類: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谷丙轉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俗稱谷草轉氨酶AST),二者能敏感地反映肝細胞損傷與否及損傷程度,一般只要有肝細胞壞死,二者就會升高。急性肝細胞損傷時,血清ALT最敏感,同時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ST升高程度超過ALT。
反映肝臟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項目
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總膽汁酸(TBA)等的測定。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癥及新生兒黃疸、內出血等時,都可以出現膽紅素升高。TBIL和DBIL,可以鑒別診斷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20%;肝細胞性黃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35%;阻塞性黃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60%。
同時γ-GT、ALP俗稱膽酶,敏感的反映膽汁淤積的酶類,它們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現了膽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同時血脂(甘油三酯、膽固醇)也能反映肝臟分解和代謝功能的項目,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受損,可能會造成脂肪代謝的紊亂,特別是肝衰竭患者血脂會嚴重下降,也是我們定期復查的一個項目。
反映肝臟合成貯備功能的項目
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膽堿酯酶(CHE)等。它們能夠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及貯備能力的。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減弱。當患各種肝病時,病情越重,血清膽堿酯酶活性越低。
反映肝臟腫瘤的血清標志物(補充)
值得提出的是α-L-巖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測定對原發性肝癌診斷有很大的幫助。AFU以其對檢出小肝癌具有高敏感性,越來越被公認為是肝癌診斷、隨訪不可或缺的手段。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非常復雜的。由于肝臟代償能力很強,在肝臟損害早期,許多患者肝功能化驗結果正常,只有當肝臟損害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才會出現肝功能結果的異常。同時肝功能試驗結果也會受實驗技術、實驗條件、試劑質量以及操作人員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肝功能試驗結果應當由臨床醫生結合臨床癥狀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再確定是否存在疾病,是否需要進行治療和監測。
|